【第十一期千村调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定点调研圆满完成

2018年7月29日至8月3日,由来自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商学院、经济学院、会计学院、数学学院的十名同学,在合作发展处马卓媛老师的带领以及当地政府和上财河南校友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圆满完成了对河南省偃师市岳滩镇赵庄寨村、西谷村、佛滩头村以及岳滩村四个行政村的调研活动。本次调研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共计完成入村问卷4份,入户问卷200份,形成调研报告4份,顺利完成既定调研目标。

 

 偃师市 岳滩镇

      偃师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南屏嵩岳,北临黄河,因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东征伐纣在此筑城息偃戎师而得名。全市9镇2乡1区、214个行政村(585个自然村)、12个居委会、2240个村民组,总人口61万,总面积668.58平方公里,是中原经济区郑洛城市工业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以数量众多的乡镇民营企业而闻名。

     此次调研的目的地,正是偃师的一大重镇,岳滩镇。岳滩镇位于偃师市中东部,距市区较近,交通发达,总面积29.7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83个村民组。毗邻伊河洛水,环境优美,土地肥沃,一直是重要的农作物产区。改革开放以来,以摩托车生产为代表的民营产业发展迅速,拥有洛阳北易、力帆大河、珠峰华鹰等知名品牌。

准备工作

       7月29日,小组成员在马老师的带领下陆续到达偃师市迎宾馆,随即便受到了上财河南校友会洛阳校友们的热烈欢迎。上财河南校友会副会长、洛阳校友代表何鸣表示非常欢迎同学们回家乡调研,并希望同学们能够与河南校友加强交流,毕业后回到河南支持家乡建设和发展。随后校友们向同学们介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基本情况,为后续调研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天,马老师组织小组成员召开了工作会议,将小组成员分成了五对入村调研搭档,再次强调入村调研的操作流程、调研纪律,为入村调研做好了准备,调研小组的偃师调研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1

   赵庄寨村

      岳滩镇政府向西二公里,位于岳安路北的赵庄寨村,是调研小组的第一个调研地。赵庄寨村共有14个村民组,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拥有珠峰等远近闻名的摩托车生产厂以及各类汽车配件厂,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与此同时,这些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污染,随着近几年政府对污染企业的大力整治,赵庄寨环境逐渐改善。


      上午,在村支书张广彦的带领下,调研小组参观了当地知名企业珠峰华鹰摩托车有限公司。珠峰公司的张部长、李部长为小组成员讲解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公司在废气、废水处理上的应对措施。“所有的排气管道都要加装处理器,所有的喷漆均在密闭空间进行”,珠峰公司为了环保采取的这些措施让调研小组印象颇深。


      下午,调研小组进入一户户村民的家中填写问卷。当天天气虽然非常炎热,但村民都非常配合,调研小组很快就顺利地完成了所有问卷。

      调研中小组成员发现由于赵庄寨的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基本征用了本村所有的农业用地,用来建设工厂厂房。所以当地农民主要都在本村的企业打工,以务农为主的很少。打工村民的月收入在3000-5000元左右,颠覆了大家对于传统农村的认知。

2

西谷村

      正式调查的第二天,调研小组来到了位于市区西南的西谷村。西谷村的基本情况和赵庄寨村差别并不大,近二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大量民营企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上午调研小组到达西谷村村委会,魏建涛主任带病接待了小组成员,并安排各队队长带调研小组入村调查。路边的小桌旁、村民的家中,都有小组成员的身影。虽然午后下起了大雨,但是村民的热情丝毫不减,不少村民撑伞冒雨前来,支持调研小组的调研工作。

       在交谈中,调研小组了解到当地的供水由村委打井承担,为村民节省了不少开支。但另一方面,村里的污水处理设施仍在建设之中,村中用于暂时储污的水沟也给村民带来了很大麻烦。随后调研小组又更加深入地向村民和村干部了解了相关情况以及整改的措施。

      下午,调研小组参观了西谷村荣获“全国示范农村书屋”的农家书屋,了解了村民日常文化生活,并在村口的文化大舞台合影留念。

3

佛滩头村

      第三天,调研小组来到了岳滩镇的佛滩头村。该村的民营企业并没有前两个村那么多,但是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却有着值得称道的地方。该村近年来多次获得“先进行政村”、“先进党支部”等县级、省级荣誉称号,并且成为全镇唯一获得“省级文明村镇”的村庄。包括《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制度》、《村民议事会制度》、《红白理事会制度》等的制度体系给该村增添了许多秩序、和谐之美。

      上午调研小组到达村支部之后,村支书李正江将村民组织安排到村委的多媒体室中,集中完成问卷,大大提高了调研的效率。

       回顾该村的情况,小组成员发现,虽然当地的民营经济并不十分发达,大多数村民仍以种地为生,但村民对于生活的满意程度、村委工作的满意程度,都是很高的。由此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发展统一于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过程,缺了任意一环都是不行的。佛滩头村的调研给了调研小组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小组成员在回到宾馆后,也谈了各自对于调研方式以及调研内容的感受,在交流中结束了一天的调研工作。

4

岳滩村

      正式调研的最后一天,调研小组来到了岳滩镇岳滩村。刚进村,调研小组就被秀气的村口大门、宽敞的公路、成片的道路绿化、功能齐全的文化活动广场吸引了。广场上敞亮的舞台、尽头一排排的健身器械、右侧一排整齐明亮的活动室都体现出了当地村民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岳滩村也是全省唯一一个获得“全国文明村镇”称号的村。

      问卷调研结束后,调研小组参观了在当地较为闻名的家风馆和老支书刘应祥纪念馆,感受到了这些先进人物和事迹对于村中道德、风气的积极的引领作用,也切实体会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也要统一起来,相辅相成的道理。

      与其他村不同,岳滩村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该村位于伊河和洛河的交汇处,多处农田在雨季面临着洪水的威胁。调研小组跟随村干部周会计到河堤上了解相关防洪的措施与工程,学习了人工堤坝在防洪、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的作用。


尾声

     至此,第十一届千村调查河南洛阳偃师定点调研的工作圆满结束。短短五天的调研让调研小组真正走进基层,了解当代乡村状况,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学到了许多沟通交流的技巧和开展调研的方法,对于本次调研的主题“生态文明建设”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们真实地看到了家乡有这样一些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的劳动人民,见证了这些生态文明建设者、参与者的努力和喜忧。更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艰难以及我们肩上的责任。建设生态文明,新一代的青年一定是未来的主力军,我们会一直在路上。


   【第十一期千村调查】

供稿:

马卓媛、张皓博(学)

供图:

马卓媛、张皓博(学)、耿士奇(学)